登录小程序、填报信息、在线支付,江苏南通崇川区观阳名邸小区居民周芳几分钟就完成了自家装修垃圾的清运预约。2小时后,满满一车装修垃圾被拖至5公里外的南通天楹建筑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下称“南通天楹”),进行分类、分解、深加工,实现资源化利用。
崇川是南通市主城区,年均产生装饰装修垃圾15万吨左右,日均约400多吨。这些垃圾如随意堆放或偷倒偷埋,不仅破坏城市生态,也影响居住环境。去年底,崇川区上线“南通市装饰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小程序,市民通过登录填报信息即可下单,系统会自动派单给清运公司,在48小时内运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当地居民通过小程序累计下单6731单,处置装修垃圾约4.4万吨。
工作人员进小区对装修垃圾进行清运。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找谁处理?小程序下单
装饰装修垃圾面广量大,是不少城市治理的“老大难”。据崇川区城管局建筑渣土管理中心主任纪如生介绍,过去,这些垃圾的收运由区级国企南通兴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南通兴环”)无偿兜底处理,却因处理能力不足,难以避免装修垃圾乱堆乱放问题,也成了居民在12345平台投诉的热点问题。
“大量的装修垃圾,单靠人力很难处置到位。”崇川区副区长徐国江说,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全过程监管,是当地探索的破解之道。
为此,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崇川开始谋划包括手机小程序设计、收费标准制定、收运处置闭环打造等基础工作,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协会统筹、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去年11月,崇川区城管局联合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开展装饰装修垃圾规范处置的通告》,明确开展装饰装修垃圾规范处置行动。12月5日,崇川区“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小程序正式上线。
“居民、物业、装修企业都能通过线上预约清运,系统会依据垃圾数量、所在位置,智能匹配推荐就近的清运公司在48小时内上门处理。”崇川区城管局局长赵强说,运输车辆均配备了GPS定位与视频监控,数据实时对接政府监管平台,实现“轨迹可查、责任可溯、违规可纠”。
对于居民关心的收费标准,该区提供两种结算方式:量大的按车结算,以每车5吨垃圾,行驶5公里距离起步,运费为287元,处置费为500元,总计费用为787元;零星的按袋结算,每袋10元,袋子的尺寸为40cm×80cm。如不能准确预估,清运公司人员可上门核查、退费和增补。“收费标准经过区发改委备案,并召集居民代表进行了听证,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处理。”纪如生说。
部分装修垃圾在处置公司将被加工成再生骨料。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垃圾去哪儿了?资源化利用
在崇川区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体系里,清运公司在前端,处置公司在后端,当地还组织多方参与的“小蓝帽收运服务队”,作为连接装修业主、装饰装修公司、建筑施工单位与垃圾处理终端的重要纽带。
据了解,崇川区实行运输、处置准入制,明确运输单位最少不能低于25辆货车,每车载重量不得超过5吨等相关要求。目前,该区持有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的企业共9家,拥有运输车辆200多辆。
“我们是24小时服务,业主下单,我们随时接单。”南通市腾旭渣土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亮表示,按照城管部门要求,公司将收运来的装修垃圾运送至南通天楹和南通兴环两家单位,“不管是运输企业,还是处置企业,整个过程没有闭环之前,是拿不到一分钱的”。
“装修垃圾运来后,我们会进行初步筛选,将体积较大的木材、金属等物质分离出来,再通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将砖石、混凝土等加工成再生骨料。”南通天楹总经理周圣庆见证了当地装修垃圾管理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的转变,这些再生骨料有的可制成墙体砖,有的可用于路基修建等。
此外,“小蓝帽收运服务队”的成员由运输和处置单位的人员组成,他们熟练掌握装修垃圾收运流程和规范,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拟定收运计划,驾驶专业运输车辆,采用密闭运输方式,确保装修垃圾不散落、不造成二次污染。
“这套机制运行4个多月以来,全区装修垃圾清运效率大幅提升,居民在12345等平台的投诉量显著下降。”赵强表示,下一步还将联合住建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加强宣传引导,特别是提升公众环保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治理。
“以前垃圾堆在小区内半个月没人管,现在处理起来就像点外卖、滴滴打车一样方便。”这不,通过小程序一键下单,崇川区五山花苑居民李卫平家的装修垃圾也很快得到了处理。